翡翠选矿的核心在于精准识别原石价值。整个过程需要结合地质勘探、经验判断和科技手段,从源头把控翡翠品质。矿工们通常会在矿脉分布密集区域进行初步筛选,通过观察表皮颜色、纹理走向判断内部结构。雨季过后地表冲刷常会暴露优质原石,这时候需要重点关注水流冲击形成的特殊凹槽,特别是带有蜡状光泽的砾石往往蕴含高质翡翠。
现场筛选时工人会使用特制凿子敲击原石。清脆的回声说明晶体结构紧密,沉闷声响则暗示内部可能存在裂隙。老矿工能通过手掌摩擦产生的温度变化感知矿物成分,这种方法虽不科学却积累了数代人的实践经验。现代选矿已引入便携式光谱仪,三秒内就能检测出铬、铁等致色元素的含量比例。
原石运输前要进行分级处理。怎样的翡翠原石值得优先开采?表层透光性测试是关键环节,强光手电筒照射下呈现均匀翠色扩散的原料会被标记为A类。体积较大的原石需用金刚石钻头取样,提取米粒大小的核心样本进行密度检测,真翡翠的比重恒定在3.30-3.36之间。
最后阶段要剔除伴生矿物。翡翠常与钠长石、角闪石共生,经验丰富的选矿师能通过断面结晶形态准确区分。水洗筛分工序能分离出较轻的杂质,保留质地紧密的翡翠原石。整个流程需经过7-9道质量把关,确保每块原料都达到加工标准。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