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矿厂节水关键在于优化工艺流程与资源循环利用。通过改进设备运行效率、建立水循环系统、加强废水处理三大措施,能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30%-50%用水量。某铜矿企业采用分级供水方案后,吨矿石耗水量从4.8立方米降至2.1立方米,证明科学用水管理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。
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循环水系统的搭建,特别是将生产废水经过沉淀、过滤等处理后重新用于生产流程,能显著降低新鲜水消耗。采用高效浓密机与陶瓷过滤机组合工艺,可使回用水浊度稳定控制在50NTU以下。这种闭环系统不仅能减少取水量,还能降低尾矿库废水外排带来的环境风险。
有没有低成本的方法也能见效?调整破碎筛分工序的喷淋角度就是典型例子。通过安装雾化喷嘴替代传统直喷装置,在保持抑尘效果的前提下可节省40%喷淋用水。某铁矿实践表明,仅这项改造每年就减少用水12万立方米,改造投资回收期不到6个月。
设备升级带来的节水潜力常被低估。新型浮选机采用泡沫层自动控制系统,相较传统设备节水15%以上。脱水车间引入高压压滤技术替代老式真空过滤机,不仅处理能力提升30%,每吨精矿产品水耗也下降0.3立方米。这些技术革新往往能在2-3年内通过节水效益收回改造成本。
日常管理中的细节调整同样重要。建立分级用水制度,按水质要求将生产用水分为新水、回用水、处理水三个等级。在磨矿、浮选等核心工序使用新水,冲洗、抑尘等环节改用处理后的回用水。某铅锌矿实施该策略后,全厂新水用量减少62%,年节约水费超80万元。
员工操作习惯直接影响用水效率。开展节水技能培训,建立用水量考核指标,能有效杜绝长流水现象。某金矿通过安装智能水表实时监测各车间用水,配合奖惩制度,三个月内全厂单位产品水耗下降18%。这种管理手段投入小见效快,特别适合中小型选矿企业。
新技术应用正在打开更多可能。干式磁选工艺完全摆脱用水依赖,已在多个铁矿成功应用。生物浸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