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矿过程中除砷的关键在于物理分离与化学反应的协同作用。矿石中的砷常以毒砂或砷黄铁矿形式存在,通过浮选工艺可实现初步分离。调节矿浆pH值至8-9时,使用选择性捕收剂如黄药配合抑制剂石灰,能使砷矿物有效上浮。但物理法有个硬伤——对微细粒级砷矿物分离效率骤降,这时候就需要化学氧化法补位了。
湿法冶金中的氧化焙烧技术怎么发挥作用?高温条件下通入富氧空气,将三价砷转化为五价砷化合物,再通过水浸工序脱除。某铜矿采用两段逆流洗涤工艺,砷脱除率从62%提升至89%。不过化学法会产生含砷废水,必须配套硫化钠沉淀或铁盐共沉淀装置,避免二次污染。
生物浸出技术近年异军突起,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微生物能特异性分解含砷矿物。云南某金矿引入生物预氧化工艺,8周内砷浸出率突破78%,还节省了30%的药剂成本。这种绿色工艺特别适合处理复杂多金属矿,但培养菌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与溶氧量。
吸附法在尾矿处理环节大显身手。改性沸石、纳米氧化铁等新型吸附材料对砷酸根离子有强亲和力,1吨尾矿掺入5%改性沸石可使浸出砷浓度降低两个数量级。不过吸附剂再生仍是技术难点,连续作业时需设计多级吸附塔轮换使用。
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组合拳。某铅锌选厂先浮选脱除80%砷矿物,再用过硫酸钠深度氧化残余砷,最后用聚合硫酸铁沉淀,最终精矿含砷量控制在0.15%以下。这种阶梯式处理既保证效率又控制成本,特别适合处理高砷复杂矿体。
未来发展方向聚焦在精准控砷技术。基因工程改造的超积累植物、磁性纳米吸附剂等创新手段正在试验阶段。通过X射线荧光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调整工艺参数,能实现砷含量的动态调控,这或许会改写传统选矿除砷的游戏规则。
上一篇:扬州选矿振动筛如何使用
下一篇:铅锌矿选矿如何配药的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