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锌矿选矿配药的核心在于精准把握矿石特性与药剂反应的匹配度。矿石中铅锌的赋存状态、伴生矿物种类直接影响捕收剂与抑制剂的用量配比。例如硫化矿优先采用黄药类捕收剂,氧化矿则需搭配硫化钠活化。操作人员需根据浮选泡沫颜色、矿浆pH值实时调整药剂流量,特别是当矿石含泥量突变时,必须同步调整水玻璃等分散剂用量。
现场调试阶段往往通过阶梯实验确定最佳药剂配比。需要重点关注起泡剂与捕收剂的协同效应,比如松醇油过量会导致泡沫层过厚,反而降低精矿品位。如何判断药剂是否过量?观察浮选尾矿中金属流失情况最直观。某矿山曾出现二硫代磷酸盐用量超30g/t导致锌精矿含铅超标,最终通过削减10%捕收剂用量解决问题。
药剂配制环节要严格控制溶解浓度与添加顺序。石灰乳通常先于捕收剂加入搅拌槽,形成碱性环境能有效抑制黄铁矿。对于难选矿石,复合药剂组合比单一药剂更高效。某选厂采用乙硫氮与丁铵黑药1:3复配,使铅回收率提升5.8个百分点。冬季作业时还需注意药剂保温,低温会导致油状药剂黏度增大影响分散效果。
环保要求推动药剂体系持续优化。新型环保抑制剂如腐植酸钠正逐步替代氰化物,既能实现方铅矿与闪锌矿的有效分离,又大幅降低废水处理难度。操作人员需定期检测尾矿水COD指标,特别是使用淀粉类抑制剂时,残留有机物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。通过建立药剂用量-回收率-环保指标的动态模型,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保障。
上一篇:选矿过程中如何除砷元素
下一篇:石灰石如何选矿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