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玻璃在选矿中的配制关键在于控制模数与浓度比例。作为常用的抑制剂和分散剂,它的黏度、pH值和硅酸胶体活性直接影响矿物分离效果。配制时需根据矿石类型调整模数——通常将固体水玻璃按1:2至1:5比例加热水溶解,温度控制在60-80℃加速溶解,同时加入碳酸钠调节模数至2.0-3.0区间。为什么模数这么重要?它决定了水玻璃的分散能力,模数过低会导致絮凝效果差,过高则可能破坏目标矿物表面性质。
实际操作中需要重点关注溶液稳定性,特别是处理复杂矿石时。现场常采用分段配制法:先制备高浓度母液,使用时再稀释至0.5%-3%的工作浓度。举个例子,处理石英矿时浓度控制在1.2%左右,而处理某些氧化矿可能需要提升到2.5%。记得定期检测溶液黏度,用波美度计测量时数值维持在35-40°Bé效果最佳。配制槽最好配置蒸汽加热盘管,既能加速溶解又能防止局部过热结块。
药剂添加顺序直接影响配制效果。建议先加入调节剂如碳酸钠,再缓慢倒入水玻璃粉末。有个实用技巧——在搅拌状态下分批投料比一次性倾倒效率提升30%以上。遇到溶解速度慢的情况,可以添加少量硅酸钠专用助溶剂。注意控制搅拌速度,转速过快会产生过多泡沫,反而影响药剂均匀性。现场工人反馈,用不锈钢搅拌桨比塑料桨更耐用,还能减少静电吸附。
温度管理是常被忽视的细节。冬季配制时要提前预热溶解水,夏季则需防止溶液温度超过85℃导致有效成分分解。曾有个选矿厂因直接使用冷水配制,导致水玻璃结块沉底,白白浪费了3吨原料。现在他们改用预混罐先加热到50℃再输送到主配液槽,不仅节省时间,药剂活性还提高了15%。定期清理配液罐壁的硅胶沉淀也很重要,这些结垢物会改变溶液实际浓度。
不同矿石对水玻璃的要求差异明显。处理钨矿时需要更高模数的溶液,而萤石矿反而需要降低模数。有选厂做过对比试验:当模数从2.4调整到2.
上一篇:金刚石砂矿如何选矿的
下一篇:选矿金属回收率如何计算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