萤石选矿过程中降低硅含量主要依靠矿物分选与杂质分离技术。萤石常与石英等硅酸盐矿物共生,需要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实现有效分离。浮选法是当前应用最广的降硅方式,通过调整药剂配方选择性抑制硅质矿物,比如使用水玻璃抑制石英上浮,同时用油酸类捕收剂增强萤石可浮性。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药剂用量与分选效率?这需要根据矿石特性进行动态调整。
矿石破碎阶段直接影响后续分选效果。磨矿细度过粗会导致矿物解离不充分,过细则增加泥化风险。通常将矿石磨至-0.074mm占比65%-75%时,既能保证萤石单体解离,又可避免微细粒石英混杂。现场案例显示,某萤石矿通过优化分级旋流器参数,使硅含量从12%降至6.8%,精矿品位提升显著。
药剂制度设计是降硅关键环节。复合型抑制剂比单一药剂更具优势,例如将酸化水玻璃与羧甲基纤维素配合使用,可同时抑制石英和长石。某选厂实验数据表明,采用新型组合抑制剂后,精矿SiO₂含量稳定控制在4%以下,且药剂成本降低18%。需要重点关注pH值调节,碱性环境通常更有利于萤石与硅质矿物的选择性分离。
重选-浮选联合流程对含硅量高的矿石效果突出。先用跳汰机或摇床去除粗粒脉石,再通过浮选处理细粒级物料。这种组合工艺不仅能降低浮选作业负荷,还可减少药剂消耗。云南某萤石矿采用螺旋溜槽预抛尾,使浮选入料硅含量直接减少37%,整体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。
矿石性质差异决定着降硅方案的选择。对于块状构造矿石,多段破碎配合光电分选能提前脱除大颗粒石英;而浸染状矿石则需强化磨矿使有用矿物充分解离。企业应建立矿物嵌布特征数据库,定期进行工艺诊断,才能持续优化降硅效果。当前新型高压辊磨设备的应用,正在为萤石与硅质矿物的高效解离提供更优解决方案。
上一篇:锰矿石选矿现状如何分析
下一篇:尾渣选矿如何加温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