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碳钼矿的选矿关键在于有效分离钼矿物与碳质物,通常采用浮选工艺配合预处理脱碳。这类矿石中的碳质成分会吸附浮选药剂干扰钼回收,需通过磨矿细度控制与脱碳剂添加实现选择性分离。钼矿物的天然可浮性较好,但碳质物比重相近且易形成泡沫层,如何精准调控药剂制度成为技术难点。
预处理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矿石的破碎和磨矿,特别是碳质物的硬度差异较大。采用阶段磨矿-阶段选别策略可降低过粉碎风险,通常将矿石磨至-200目占比65%-75%释放有用矿物。脱碳剂选择直接影响后续浮选效果,柴油与煤油按比例混合使用能有效抑制碳质物上浮,同时保持钼矿物表面疏水性。为什么预处理对含碳钼矿如此重要?这决定了后续浮选作业的药剂消耗与精矿品位稳定性。
浮选流程多采用优先浮选工艺,通过调整pH值至8.5-9.5抑制黄铁矿。捕收剂选用非极性油类与黄药组合,起泡剂用量需精确控制以维持泡沫层稳定性。粗选段采用高浓度矿浆(35%-40%固体含量)快速回收钼矿物,精选段则通过阶梯式稀释提升精矿质量。扫选作业的尾矿常返回粗选流程,形成闭路循环提升回收率。
针对含碳量较高的矿石,可引入重选-浮选联合流程。摇床或螺旋溜槽预先脱除部分粗粒碳质物,降低浮选系统负荷。某些矿区采用焙烧预处理破坏碳质结构,但需平衡能耗与钼挥发损失。近年出现的微波预处理技术能选择性加热碳质物,改善矿物解离度且环保性更优。
药剂制度的动态调控是生产优化的重点。在线粒度分析仪与泡沫成像系统实时监测浮选状态,自动加药系统根据矿石性质变化调整药剂用量。某矿山实践表明,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后钼回收率提升3.2%,同时石灰用量减少15%。定期进行矿物解离度检测能及时修正磨矿参数,避免有用矿物过磨或解离不足。
新闻推荐